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1-3。近两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分别或联合发布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1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2年精要版)》(以下简称《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2、《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3、《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4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5,这四部指南都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和药物使用方面提出了最新的推荐建议,本文将梳理这四部指南中关于这些建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供临床决策参考。
一、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评估和病理学评估,四部指南均认可骨病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而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评估方法有不同的描述和建议,具体建议见表11-5。
表1. 四部指南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推荐建议

注:ECT,骨放射性核素显像;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磁共振成像;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二、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1. 治疗目标
乳腺癌骨转移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首先需要明确治疗目标。四部指南中关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主要目标一致,均包括:
① 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② 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SRE);
③ 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1-5。
2. 治疗流程和治疗策略
乳腺癌骨转移,作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已经是明显的全身性疾病,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有:
① 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② 双膦酸盐治疗;
③ 手术治疗;
④ 放射治疗;
⑤ 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
由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疾病复杂性和治疗手段多样性,明确的治疗流程和治疗策略对于临床决策至关重要。四部指南均认可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3从明晰诊疗流程的角度,制定了较为清晰的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流程图(图1),而《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2从疾病发展进程的角度制定了更加详细的乳腺癌骨转移综合治疗策略图(图2)。
图1.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流程
图2.乳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
3. 化疗
化疗是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但乳腺癌骨转移也有其自身的疾病特点,因此,四部指南中,《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2、《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3和《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5针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所处的不同疾病阶段、不同乳腺癌类型、不同既往治疗情况,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化疗建议,见表2。
表2. 三部指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化疗方面的建议
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 | |
---|---|---|---|
相同点 |
|
||
不同点 |
|
|
|
注:ER,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
4.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也是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方案时,需考虑患者乳腺癌类型、疾病进展情况及是否绝经等情况。四部指南中除了《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未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区别于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提出治疗建议,其他三部指南均针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提出了建议,见表31-5。
表3. 三部指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内分泌治疗方面的建议
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 |
---|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
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 |
|
5.分子靶向治疗
近些年,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四部指南均将抗HER2药物推荐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除了《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未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区别于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提出治疗建议,其他三部指南均针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分子靶向治疗提出了建议,见表41-5。
表4. 三部指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建议
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 |
---|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
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 |
|
6.双膦酸盐治疗
双膦酸盐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焦磷酸盐的稳定类似物,能阻止肿瘤转移引起的溶骨型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骨痛及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骨相关事件(SRE)3。四部指南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的应用条件及用药选择提出了建议,见表51-5。
表5. 四部指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双膦酸盐方面的建议
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 |
---|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 |
|
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 |
|
注:BMD,骨密度;SRE:骨相关事件
7.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肿瘤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症状,减轻癌痛,恢复肢体结构和运动系统功能。虽然对于全身疾病来讲,乳腺癌骨转移的手术往往是姑息性的,但很多情况下,如不对骨转移灶进行适当的外科干预,患者生存质量将受到明显影响。四部指南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均提出具体建议,见表61-5。
表6. 四部指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手术治疗建议
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 |
---|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 |
|
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 |
|
注:MRI,磁共振成像
8.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在患者有限的生存期内,预防或减轻因骨转移病灶引起的症状和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姑息手术后快速进展病变的局部控制。骨转移放射治疗的方案需要根据转移灶部位、邻近限量器官、疼痛程度以及是否再次治疗来决定照射总剂量和分次剂量。放射治疗的方法包括体外照射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四部指南中,《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和《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针对乳腺癌骨转移放射治疗给出了明确的建议,见表71-5。
表7. 三部指南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建议
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乳腺癌CSCO诊疗指南 |
---|---|---|
|
|
|
9.镇痛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管理是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状态。镇痛药物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用药。疼痛管理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既往疾病史、既往镇痛药物情况和社会经济学因素,建立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同时应关注药物依赖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的副作用。
四部指南中,《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2和《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3两部指南提出了乳腺癌骨转移镇痛治疗的原则:
①首选口服及无创给药途径;
②按时服药;
③按阶梯服药;
④个体化给药;
⑤关注细节。
其中,《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3明确建议:
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是骨转移疼痛药物止痛治疗的首选基础用药,当止痛效果不佳时,或出现中重度疼痛时,推荐合用阿片类镇痛药。
②阿片类止痛药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选择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参考文献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 2021,31(10): 954-1040. 点击查看原文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2年精要版).
- 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J].中国肿瘤临床. 2022,49(13): 660-9. 点击查看原文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 [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2): 1262-87.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