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发布日期: 2023-12-15

肺炎球菌(Spn)是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导致中国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WHO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PD)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2。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开始在全球接种后,疫苗接种人群中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PD)等Spn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同其他疫苗一样,PCV也有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基于国内相关共识及疫苗接种规范等文献,总结了PCV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处理方法,供临床实践参考。 

 

一、接种PCV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目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有PCV10、PCV13、PCV15和PCV20;在中国可以接种到的PCV仅有PCV13。根据临床试验、上市后观察、综述等文献回顾, PCV13单独接种或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以及复种的安全性良好,但仍有一些局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出现1

 

1. 局部不良反应

接种PCV13后常见局部不良反应为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和上肢活动受限等轻中度一过性反应1

 

  • 中国一项安全性临床试验中,纳入72名PCV13受种者,其中儿童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压痛(18/24),婴儿组中为接种部位红肿(6/24),均为轻度或中度;婴幼儿局部反应持续时间为≤2.4天1
  • 美国一项上市后监测研究发现,PCV13和PCV7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最常见的局部反应均为接种部位发红(构成比分别为25.5%、15.2%),其次为接种部位肿胀(构成比分别为19.4%、5.5%)和接种部位疼痛(构成比分别为9.8%、5.5%)1

2. 全身不良反应

接种PCV13后常见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睡眠紊乱、烦躁、过敏性皮疹等反应,这些症状轻微且多具有自限性1

 

  • 在江苏南京开展的PCV13的Ⅲ期安全性临床试验中,部分儿童出现睡眠紊乱(延长或缩短)、轻度发热(37.7~38.5℃)1
  • 2017—2020年中国PCV1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显示,PCV13的一般反应中,高热(腋温≥38.6℃)的发生率为45.97/10万剂3。美国的一项上市后监测研究发现,PCV13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全身反应为发热(24.2%)、烦躁(10.3%)、呕吐(9.2%)1

二、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1. 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注射部位疼痛、发红、肿胀等较为常见,一般不伴随全身症状,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多1周内自行缓解,注意局部清洁、预防感染即可,偏重者可给予冷敷处理。注意排除局部继发细菌感染,若怀疑则需要进一步专科就诊4

 

2. 发热的处理方法

发热是最常见的疫苗接种不良事件,大部分是中低热,少部分可达38.5℃以上4。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退热药预防性使用可能降低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与效果5

 

  • 受种者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6
  • 受种者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6

三、接种PCV获益要远远高于风险

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便利的一项措施。虽然接种疫苗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风险,但是无论是从个体还是群体来说,接种疫苗之后,获益远远要高于风险。接种PCV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减轻疾病负担,并能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具有更好的经济成本效益。

 

1. 降低发病风险,减轻疾病负担

PCV引入后显著降低疫苗接种人群的Spn相关疾病,如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发生率和鼻咽部携带率,非疫苗接种人群的上述疾病发生率也有所下降1

 

2. 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

婴幼儿接种PCV后,体内能产生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一般能持续2年以上,且有望持续更长时间1

 

3. 接种PCV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截至目前,全球已发表大量关于PCV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多数研究显示儿童接种PCV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2016年一项纳入22项中低收入国家研究的系统综述中有20项研究显示PCV儿童免疫程序具有成本效益1

 

总结

随着对PCV认识的提高,PCV广泛开展接种,尽管接种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多数反应是轻微一过性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PCV接种使肺炎球菌性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能够产生持久的保护性抗体,其带来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文中所提及指南可通过如下链接获取下载资源:

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紧急处理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2):1315-1362. [点击查看原文]

2. WHO. Meeting of the Immunization 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November 2007‑‑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J]. Weekly Epidemiology Record, 2008, 83(1) 1‑15.

3. 李燕, 李克莉, 李媛, 等. 2017-2020年中国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3,29(05):578-583.

4. 徐胜勇,张秋彬,李克莉,等.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紧急处理中国急诊专家共识[J].中同急救医学.2021,41(2):93-100. [点击查看原文]

5.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161-169. [点击查看原文]

6. 国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版[Z] 2016-12-6. [点击查看原文]

(辉瑞医学信息部,有效期至2024-12-04)

以上医学资讯内容仅限于以学术参考/医学为目的的个人使用。

我们不推荐将辉瑞公司产品用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处方信息以外的用途。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通过辉瑞医学信息网站在线提问联系我们。